拔火罐拔出水泡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 发布时间:
- 浏览次数:1272
拔火罐拔出水泡是怎么回事?
中医中的拔罐是通过一种体外的物理方式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的过程,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拔罐出现的印颜色越深表示湿气越重?
拔罐后都会出现红印子,很多时候需要好几天才会完全消退。有的拔完罐留下的印子颜色很浅,有的会发紫发黑,因此就会有说法是颜色越黑代表一个人体内的湿气越重。而事实上,皮肤的真皮结构密布着毛细血管,拔罐的时候因为有负压作用,使得毛细血管内外产生了压力差,使得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就会发红。
如果拔罐的负压过强,毛细血管会破裂出血,血红蛋白渗入真皮,皮肤上的印记就会是紫黑的状态。所以如果拔罐的后的红印颜色深浅不同,主要还是操作者手法差异等因素,影响了罐内负压大小导致的。
拔罐后起水泡该如何处理?
1、如果是烫伤,水疱不大,按一般的烫伤处理即可,不必特殊治疗,多可自行恢复好转。
2、如果水泡较大且伴有疼痛,可在常规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在水疱的边缘刺入将水抽出来,外涂碘伏,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控制感染。
日常合理饮食,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不良刺激,必要时应用阿莫西林等预防控制感染,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3、如果水泡不是很大,水泡没有破溃者,也可用以下中医外敷小验方进行治疗:
1)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2)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另外,起水泡的部位尽量不要用手触碰,穿宽松点的衣服不要让衣物贴在患处,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以上就是拔火罐拔出水泡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拔火罐拔出水泡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购买地址 ➤ 点击直达
猜你喜欢的文章